慈诚罗珠堪布最新开示教你如何依止上师

2024/6/3 来源:不详

文:静怡苑心灵乐园

今天讲的内容,是慧灯禅修课。

在此之前的两年中,大家已经修了四加行。其中大多数人完成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是苦、因果不虚每个修法小时的任务。但这只是时间上达到了要求,有没有达到最终的标准,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其中有些人达到了,有些人却没有达到。

出离心的标准

什么是标准呢?就是在坐上修了每个修法小时后,有了标准的出离心,这样四加行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还没有出离心,则即使时间上达到要求,质量还不过关。生起出离心不是很难,大家基本上应该可以做到。虽然做不到像《三主要道》所要求的高标准的出离心,但低标准的也不是很难。

简单地说,就是在静下来打坐观察思维时,有这样的出离心——下定决心要走上解脱道,不想再轮回,这就是有了低标准的出离心。

高标准的出离心,是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除了深度睡眠以外,都有标准的出离心。

大家可以自己观察,只有自己对自己最清楚,看自己有没有出离心,有了什么样的出离心。

修行要一步一步地修,前一步没有修好,后面的修法就会受到影响,不会修得很标准。前面的修法修好了,就能成为后面修法的基础,这样每一步都有好的结果。

出离心有两个标准:

第一个标准:深深体会到,六道轮回充满各种痛苦,即使有一些幸福,也是短暂的,故而不想再流转轮回。即使以后再回来,也不想再以如今的身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以前世的福报,我们遇到了大乘佛法,如果我们以后再回来的时候,全部都忘了,那就太可怕了。既然今世遇到了大乘佛法,我们一定要解脱、成就,即使以后再次来到人间,都是为了度化众生,是有使命、有目的地回来。

如今我们的投生,都是业力的安排,没有使命、没有目的,如果今世修行没有修好,就没有任何把握。轮回中的所有幸福快乐,都转瞬即逝,如果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追求解脱。当修到一定程度时,就来去自如没问题了。

第二个标准,是发誓一定要成佛。

走解脱道的首要条件

修四加行的目的,就是出离心。有了出离心,意味着我们要修行,走上解脱道。准备走解脱道的时候,需要什么条件呢?

第一个,就是依止善知识。所以,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修完四加行,紧接着讲到依止善知识。有了善知识,我们就能在解脱道上顺顺利利地走下去。今天,我们简单地讲讲依止善知识的内容。

依止善知识的方法与重要性,之前讲过很多次。

依止善知识的三个步骤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将依止善知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步骤,是观察上师。

第二个步骤,是在找到标准的善知识以后,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依止,什么叫做依止善知识。

第三个步骤,是依止正行。修学上师的意——出离心、慈悲心与空性慧,随学上师的行——弘扬佛法、闻思修行。

第一个步骤,是观察上师。

与善知识相反的,是恶知识,他们会以各种形象出现,有些是以上师形象出现,有些是朋友、亲人、兄弟姐妹,包括世俗中最亲的人,都有可能是恶知识。遇到恶知识,他们不教我们出离心、菩提心等正法,反而把我们带到相反的方向,让我们去造恶业,或以佛法的名义去做一些追逐世俗名利、杀盗淫妄等伎俩。

寻找善知识,是修行非常重要的条件,能不能找到标准的善知识,取决于我们的福报。有些人表面看起来很伟大,看似有一些神通,能够算命、打卦等等,帮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和难题,但最后却让我们不但在修行上没有收获,反而违背了解脱正法。

前世依止有邪见的人,今世会容易遇到恶知识。虽然依止善知识与自己的福报有关,但我们也不是不用努力。

末法时代,每个人的心都非常浮躁,没有机会静下来思考佛法中的见解,不愿意去修一座或者两座法。大家的目标不是名就是利,想找到合格的善知识很难。实在找不到,只能以戒为师,守持居士戒、菩萨戒等等,尽力行持善法,学习佛法。

如今有很多形象上的善知识,加之我们都是初学者,没有能力去分辨,再被洗脑之后,反而会认为不如法的是如法,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反而越滑越远。假使什么都不学还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学了之后恶迹斑斑甚至走火入魔,那就太可惜了。

学佛有两个层次,人天乘与解脱道。

人天乘因为没有涉及到太多的修行,只要相信因果轮回,尽量断恶行善就可以了。即使没有标准的善知识,也没有太大问题。当然,如果遇到讲神通、讲迷信的人,就会走上邪路,所以,即使学人天乘,善知识的引导也非常重要。

但如果想修解脱道,想按照次第一步步修,善知识就特别重要。尤其是遇到高级的修法,如果没有上师的引导和加持,内在的证悟是不可能获得的。书本、文字语言不起任何作用,全靠上师加持。如果没有善知识,根本无法修行,所以我们务必要观察。

佛教一般是往内观察,不主张观察别人,但如果要依止对方为上师,就必须观察。

不要迷信那些自称高僧大德、活佛转世、瑜伽师、空行母等等的人,佛教讲依法不依人,要依止对方,首先要看对方是否有教法——懂不懂佛理。和证法——是否有戒定慧。

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有正法,自己又想依止,就要依照标准去看。有些人口才很好,滔滔不绝、说得天花乱坠,加之身边很多人的吹嘘,就容易让我们上当受骗,我们一定要观察。

依止上师的原则,是依法不依人。法,就是懂不懂三藏十二部经典与密乘续部的教义。有没有菩萨戒、密乘戒,有没有禅定,有没有智慧。如果都具备,就可以依止为上师。

小乘、大乘和密乘,各有自己上师的标准,大家可以参考《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的相关内容。其中讲了十二个条件。其中每个条件,都有高标准和低标准。

一、成熟相续:获得不间断成熟的灌顶。如果自己都没有灌过顶,或没有得到标准的四级灌顶,或是在灌顶时尚未长大,什么都不懂,或语言不通的时候接受的灌顶,就不是标准的灌顶。灌顶有相应的因缘,如果因缘不具备,就不能成为密法的上师。

二、持守净戒:没有违犯灌顶时的誓言和戒律。密乘戒很容易违反,违反了一定要忏悔,如果拒不忏悔,后果很严重。犯了戒需要重新受戒,最好是重新灌顶。实在没有上师灌顶,也可以修持上师瑜伽观想自受灌顶。

三、调柔寂静:烦恼及分别念微弱。没有分别念和烦恼很难,至少不能太重。

四、精通显密:精通金刚乘基道果一切续部的教义。

五、念修圆满:面见本尊,念修之相已经圆满。即使没有真实见到,至少在梦中得到过本尊的加持,本尊修法已经比较完美。

六、解脱相续:已经现量证悟实相。如果自己都没有开悟,想作为密法上师很难。达摩祖师也说,禅宗的上师都需要开悟。大圆满和密法上师更需要开悟。

七、一心利他:大悲心遍满。

八、极少琐事:已经断除对现世世间的贪执,不像普通人那样去追逐现世的名利。

九、精进修持:为出轮回,为来世精进修持正法。如果不修行,只是通过各种手段去追逐名利,连普通上师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密法上师了。即使世俗上的生意伙伴或朋友,都需要观察人品等等,更何况解脱道的上师?世间伙伴如果观察错误,只是今世工作生活受到影响。解脱道的上师观察错了,不但家庭工作生活会受到影响,生生世世的解脱都会受到很大损失,这很严重,必须找到好的上师。但末法时代找到好上师不容易,现在培养这种人才的地方越来越少,寺院越来越商业化。

我们不要以为,寺院金碧辉煌,里面充斥了佛塔佛像,就是佛法兴盛的象征。很多号称世界第一、东南亚第一的寺院,只要没有闻思修,没有人讲法,没有人听闻,也没有人思维修持佛法,就算不上正法兴盛。如果寺院不务正业,不培养佛教人才,除非是佛菩萨的化身可以突然间出现,下一代的人又到哪里去寻找上师呢?这样的道场就是仅有场没有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场。这些地方不能培养善知识,善知识就没有来源,只会越来越少。

如今新一代的人都非常浮躁,外面乱七八糟的诱惑太多,凡是人都是一样,能在花花世界中静下心来是很不容易的,除非有了很高的境界。所以,寻找善知识很难。

如今老一辈的上师一年比一年少,有这样的上师时,大家要努力。这样的上师们走了以后,大家更不容易找到合格的上师了。当然,佛菩萨不会停止度化众生的脚步,相信以后会有其他的殊胜因缘。但如果没有善知识,就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去修,那时只有看书本,但书本只能告诉我们一部分的内容,不可能为我们将正法和盘托出,所以要珍惜与善知识在一起的时光。

十、厌离世俗:现见轮回痛苦,具强烈出离心,并以此劝戒他人修持。

十一、摄受弟子:以各种善巧方便调伏弟子。如果不摄受弟子,虽然自己很了不起,其他人也得不到法益。

十二、具加持力:依照上师言教行持,具清净传承加持力。作上师的,首先要做好弟子。就像大学教授首先必须是一个好学生,最后才能成为优秀的教授一样。如果连弟子都没有做好,怎么可能做好上师呢?依照上师教言去行持、修持的人,才会具备上师传承的加持力。

以上十二个,是中等偏上的密法上师的标准。

简而言之,作为上师,应该有真实的出离心,无伪的菩提心与证悟的见解。

最低的标准,作为一个大乘善知识,首先,必须要有真实无伪的世俗菩提心。

第二,必须是开悟明心见性的人,如果自己都没有开悟,就不可能让别人开悟。

第三,是有善巧方便,能够让别人也具有出离心、菩提心等等。

如今的社会真假难辨,每个人都说自己很了不起,没有一个人说自己不行,但好像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了不起。我们必须懂得观察,不要盲目地崇拜、迷信。我们不要依人不依法,而要依法不依人。之所以要长期观察善知识,就是要以法为主。如果以人为主,那我们喜欢谁就依止谁,但因为我们是要学法,所以要依法,如果没有法,就不能依止。

有些人在被恶知识及其团队洗脑之后,不管朋友、道友、亲戚如何劝阻、告诫,都无济于事,那就为时晚矣。趁着我们现在还没有加入他们的行列,还来得及睁大双眼,就一定要仔细观察。在观察之前,一定要阅读《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和《大圆满心性休息》,其中讲了很多依止上师的注意事项。

第二个步骤,是在找到标准的善知识以后,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依止呢?

依止上师不仅存在于密法与藏传佛教当中,显宗或汉传佛教也有相关要求,《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中,讲到一些依止善知识的内容:

善男子,汝求善知识,不应疲倦;

我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不要觉得辛苦、疲倦,就像密勒日巴依止马尔巴上师的时候那样,再累再苦都要依止。

见善知识,勿生厌足;

见善知识的时候,不要认为麻烦、辛苦就不见了;也不要因为见过一次就足够了,不再去见、不再去听、也不再问问题。

请问善知识,勿惮劳苦;

向善知识请教求法的时候,不要怕辛苦。

亲近善知识,勿怀退转;

跟着善知识学习闻思的时候,善知识要求我们闻思修行,布置了一些功课时,我们不要因为做不到而退转。

供养善知识,不应休息;

以自己的能力帮善知识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如提供一些弘法利生的帮助,发心做义工等等,也是供养善知识时,不要间断。这里的休息不是说一点都不休息。

受善知识教,不应倒错;

我们听善知识的教言时,不应该错误理解。

学善知识行,不应疑惑;

学习善知识的行为时,不应该心生疑惑。

闻善知识演说出离门,不应犹豫;

出离门是指,能从轮回中出离的方法。比如四加行、五加行、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都叫出离门。

善知识讲解脱的方法时,不能犹豫。

见善知识随烦恼行,勿生嫌怪;

众生有各种烦恼,每个人根基不一样,为了能够适合各种不同烦恼的人,善知识调伏众生的方法不一样,所以,当善知识有各种行为时,不要觉得奇怪。

真正的善知识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会和我们通常的标准有所不同,不要有感到奇怪的想法。

于善知识所生深信尊敬心,不应变改。

对善知识生起恭敬心以后,不应改变。

这些是华严经讲的依止善知识的方法,下面讲善知识为何如此重要。

何以故?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听闻一切菩萨诸行,

作为一个菩萨,能够听到大乘佛教所有的教义,都是因为善知识。如果没有善知识,我们无法听到大乘佛法,也无法听闻到一切菩萨的行为。

成就一切菩萨功德,

因为善知识,成就一切菩萨的功德。

出生一切菩萨大愿,

我们发愿也好,发菩提心,还有《普贤行愿品》中讲到的大乘佛教各种各样的愿,都是因为善知识。没有善知识,我们不会知道如何发愿。

引发一切菩萨善根,

我们学了三殊胜,又因为有三殊胜,所有的善偶成为菩萨的善根。如果没有善知识,我们怎么知道要如此发心、如此回向呢?正因为有了善知识,我们才知道应该行怎样的善根。

积集一切菩萨助道,

我们积累资粮的时候,也就是因为有了善知识,才懂得积累福资粮。

……

总而言之,我们闻思修、戒定慧的所有功德,都是因为善知识。有了善知识,我们才懂得持戒、禅定、修智慧,因为有了善知识,我们才懂得闻、思、修,正因为善知识如此重要,所以我们依止善知识不应感到疲倦。

接下来,又讲了一些善知识的功德。

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

如果有善知识摄受,我们不会堕入恶趣。

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

如果有善知识摄受我们,我们不会从大乘佛法退转。

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

护念的意思是,善知识常常保护、垂念我们,这样我们才不会毁掉菩萨戒。

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

恶知识,是让我们离开闻思修、戒定慧、菩提心等善行的人。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都叫恶知识。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守护,我们有可能跟着恶知识走。这是善知识如此重要的原因。

……

下面又讲到:

善男子,善知识者,如慈母,出生佛种故;

善知识如慈悲的母亲一样,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之所以出生在人间,是因为慈悲的母亲,因为有了善知识,我们才能出生为佛种。虽然母亲让我们成人,但是却没有让我们成为佛种。善知识让我们发慈悲心、菩提心,我们才能再出生于佛种,所以,善知识像慈母一般。

如慈父,广大利益故;

在修行的道路上,善知识对我们有很大帮助,像慈悲的父亲一样。

如乳母,守护不令作恶故;

过去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在孩子出生以后,就会交给其他几位妇女抚养,其身份有点像现在的保姆。善知识像乳母一般守护我们,不让我们作杀、盗、淫、妄等恶业

后面的内容都很类似,大家可以自己看看。其中有一句:

如雪山,增长一切智药故;

有的能入药的草药,都长在比较高的地方,像在雪山下面,比如雪莲花就不会长在海拔比较低的地方,所以善知识就像高高的雪山一样。

下面讲,我们应怎样依止善知识,在依止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复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识,应发如大地心,荷负重任无疲倦故;

我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应该怎么样依止,依止过程怎么做。

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应该发大地一样的心。人类、动物、植物、建筑物……所有的这些,都依靠大地存在,大地承载这么多重量没有丝毫怨言。同样,我们依止善知识时,要承侍善知识的一切善事情,像当年米勒日巴大师依止马尔巴上师时那样,承受再大的压力、再多的事情都要不疲倦做地去做。

……

复次,善男子,汝应于自身生病苦想,于善知识生医王想,于所说法生良药想,于所修行生除病想;

你要把自己当作病人,把善知识当作高明的医生,善知识给我们讲的法当做良药。听了善知识的法后,把修行当做治病。

《华严经》的内容要好好学习。这些讲的都是依止上师的方法,藏传佛教讲依止上师时,都引用了《华严经》中的内容。我们直接在这当中学习,应该就会明白。

这以外的内容,大家自己去学习。我们要通过以上的这些方法依止善知识。《华严经》的内容都是佛亲口说的。我们知道如何发愿,都是因为听了善知识的教导,这一切都来自于善知识。没有善知识,我们的路无法走,证悟以后,没有善知识也可以自己修,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善知识。

依止上师最好的方法,就是上师让我们修的法自己要去修。三种供养中,最上等的供养是法供养。如果我们依止了非常优秀的上师,不闻思修行,通过其他世俗的手段去依止,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个步骤,是修学善知识的意行。

善知识有慈悲心,我们就要像善知识的慈悲心学习,得到与善知识一样慈悲心。

善知识如果证悟了智慧,我们也要像善知识的智慧学习。我们要明白,在善知识身上要得到的不是世俗的东西,而是法,法就是“教”和“证”。教,就是闻思修;证就是戒定慧。我们依止上师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戒定慧,听闻佛法、思考佛法的教义,如果我们依止了某位善知识,既有闻思修,也得到了戒定慧,我们就达到了依止善知识的目的,圆满了自己的心愿。

如果依止了上师,既没有听闻佛法,更没有思考,也就没有得到教法;没有得到戒定慧,就没有得到证法。教法和证法一无所得,这样依止上师就没有意义了。

如果依止了一位上师,只是让你修庙,或者几十个人去朝山,或者做火供、荟供……自以为是学佛,但实际上却不一定是在学佛。

所以,我们不能把时间浪费得太多,哪怕花一点时间在闻思修方面,我们也能得到一些回报。

我们要知道依止上师最终是要修学上师的意行——意,就是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的智慧;行就是弘法利生、六波罗蜜多的行为。

像过去的佛菩萨学习,向善知识学习,他们怎么做,我们也怎么做,这才是依止善知识的目的。

最后证悟的时候,需要上师的加持,否则根本没有办法证悟,所以我们需要找到有加持的上师。如果上师没有加持,只是一位非常普通的人,而我们有非常虔诚的信心,也会有一些功德,这不是上师好,而是我们的信心带来的一些收获。但是上师没有加持,我们再虔诚也得不到很大的成就。所以我们必须找到有加持的上师。

找到真正的善知识,不管是我们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精神方面,都会有很大多的收获和改变。

以上是修五加行之前给大家介绍的依止上师的方法。

节写了大家要学习《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这是慧灯禅修班学习的重要参考,在《慧灯之光》中,对如何依止善知识也有介绍。除此之外《大圆满心性休息》也要学习。另外,《华严经》与其他论典不同,是佛说的依止善知识这么重要,而不是某位高僧大德或者某位学着所说说的。所以我们要认真要的学一下《华严经》中讲的依止善知识的重要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