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诗的个人读法

2022/7/4 来源:不详

北京治皮肤病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原诗

骨头的声音

作者|菩提花开

或是它拉了混凝土一把

或是混凝土护住了它

这应是人们口中的“百年好合”

露出的一截指向一颗未名的星

隐身的一截为另一截续命

这是一根完整的钢筋

在拆除后的一片废墟中

怎么看,都像刚刚插上去的旗帜

都像,岁月故意露出来的软肋

苍凉轻读

诗人拽住“露出的一截”给人看--这司空见惯的拆迁废墟中的景象被忽略过几百次了--并坚执地喊出还有那“隐身的一截”。你理解了一截为另一截护住,一截为另一截续命的客观真实关系还不够,为了能更深入理解,他良苦用心他直接站出来说:“这是一根完整的钢筋”。读到此处,你不能再无动于衷,可能也会为平日走过的被忽略的“事实”感到惭愧。“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说此话的是鲁迅。将这句话用事实具体呈现出来的是这首诗。《骨头的声音》3、4行应该是想将实引向更广大的虚的一笔,因为主观性暴露而显突兀了。吴一诗兄建议删除掉。在拆除后的一片废墟中怎么看,都像刚刚插上去的旗帜都像,岁月故意露出来的软肋后三句其实在语义上是和前边有“断裂”的,可分开另起一节。在形式上刚好“像刚刚插上去的旗帜”一样的孤傲或孤伶感。吴一建议:只要在删除3、4行后,于“一根钢筋”的句子前添加一个破折号即可。实践出真智啊。读此诗真的很感慨。诗人要有一颗可见之心--见其所不可见。雪落在别处

作者|菩提花开

长城史记,天山侠传

烽火台和雪莲花

他们说人在江湖,千里单骑

他们说心有归处,世界大同

我在不下雪的城,我没有见过雪

但,这是我们的祖国

苍凉轻读

读此诗就让我们更懂得了“有”和“无”。居北方写雪有优势,居南方无雪之城当然“没有见过雪”,也就难于理解“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景象了,但说是其写作的劣势显然不当,以此诗为证。不见雪并不妨碍写雪。在充满了大北方情怀的种种典故之中展开的诗境,令居无雪城之人经常向往是常事,出现在诗中也是合理的,但这恰巧成为一首诗辽阔空间展开的使因。如果只看前两节实在无惊奇之处,但最后一节一出就不一样了:我在不下雪的城,我没有见过雪但,这是我们的祖国两个对比:有雪和无雪、北方和南方。一种情怀:虽居南方而心怀北方,虽无关个人,但关乎祖国。对比在此处制造了巨大的诗意空间:虚实对白--“无”占有了“有”、“有”隔空而至“无”,使虚实相得,实虚益彰。特别要说的是这个题目:轻微,有诗意。但在读完全诗后陡然凭空增加了份量。这就是一个好题目的意义:它与诗文本之间形成对峙又融合的统一关系,成为一首诗完美的组成部分。暮色四合

作者|菩提花开

众生平等。适合倾听

要在夕阳上出发

要在夕阳下归来

要在潮起前想到潮落

要在月娘正欲出阁那刻

完成:沐浴,更衣,焚香,敲鼓

抄经书。再为一棵就义的草

超度。为大难不死的人唱安魂曲

暮色如网,唯静不破

苍凉轻读

这首诗更适合以欣赏一幅中国画的视角去探寻诗意。中国人的日常在诗中得以复活性描绘。“四个要”是一种自我期许式日常生活轮回滚动,也是祈祷与致敬,充满了慈悲、怜悯、安然的氛围和致远的智性。这是对过去农业时代静美生活的一种缅怀与致意,一种众生平等式“唯静不破”理想生活寄托。暮色既是深入到语言与词中的时空的概念,也是一种消亡的象征。和我们当下蒸蒸而上、气焰雄腾的现实生活正好形成对比(是不是隐含了讽刺?)。形美而质弱。如果看做是叠代诗人当下一种空茫无所寄托的怀旧,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旧时代的挽歌。这正应合了广大普通百姓在接受现代都市化进程中左顾右盼的踟蹰心理。因此,读来很美,而不“实用”,起码没有现实的慰藉作用。当然,可能诗人只是喜欢那种过去时的安静生活。但完成的诗意引导我完成了自己的诗意“创新”。在深秋独行

作者|菩提花开

一道圣旨:菊黄,枫红,芦花白

在深秋独行,你就是王

统治:石榴的甜润,稻花酒的芬芳

搬迁到纸上的墨荷

收割后的土地上

与麻雀打成一片的稻草人

还有,镰刀的余光

至死都不愿承认的

体内的寒凉

苍凉轻读

这是一首咏叹调。是一种配有伴奏的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以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演唱者感情的独唱曲,是歌剧、轻歌剧、音乐剧。一道圣旨的强制性和抒情性并不矛盾,因为这道圣旨只对万物季候的整齐步调起作用,而对自由穿行于“收割后的土地上”的你并不影响,何况你就是发圣旨的“王”,醉美的季节独行但不孤独。所见皆所爱,“至死都不愿承认的/体内的寒凉”,成为爱和留恋的最后独白。雪事

作者|菩提花开

立冬那天,刚上大学的儿子

在齐齐哈尔,发了一个朋友圈

他第一次替我,走进雪地

现在,只要我一动笔

春雪,冬雪,大雪,小雪

就会在键盘上:落下来

苍凉轻读

这是一个小品。隔空的雪花下在两边,两边都是雪景。

可能是信手拈来的触景之诗,却有雪花的穿越之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