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诗人岑参笔下的天山雪莲
2024/8/24 来源:不详中华文化的繁荣,在诗词上可见一斑。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百花齐放的文化舞台上,边塞诗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起源于汉魏六朝时代,兴于盛唐而衰于晚唐,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边塞诗顺应时代而生,岑参、高适、王昌龄等大量边塞诗人的诗篇也作为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流传至今。天山雪莲,这株在武侠小说中被赋予“起死回生”“功力大增”的神奇仙草,也曾在穿越千年的诗歌世界里留下过娉婷身影。
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早年从兄就读,遍览史籍,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抱负,两度赴边,从军西域多年,后任嘉州刺史。作为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他不仅诗作数量多,且诗风独树一帜,为唐代边塞诗的兴盛作出了贡献。岑参一生两次出塞,在第二次出塞时,得遇百草之王天山雪莲,留下名作《优钵罗花歌》。
优钵罗花歌
作者:岑参(唐)
白山南,赤山北。
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
叶六瓣,花九房。
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
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
优钵罗在汉语中即是指雪莲。该诗歌文意直白,读来铿锵悦耳,意蕴悠长。岑参在诗前做序,详细言明了作诗缘由:参尝读佛经,闻有优钵罗花,目所未见。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领伊西北庭支度副使。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内,栽树种药,为山凿池。婆娑乎其间,足以寄傲。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其状异于众草,势巃嵸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曰,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适此花不遭小吏,终委诸山谷,亦何异怀才之士,未会明主,摈于林薮邪!因感而为歌。
在岑参眼中,天山雪莲“其状异于众草”,然而却“僻在遐裔”,不为人所知。以花喻人,岑参直言此花正如怀才之士不能得遇明主,只能委身偏远山泽,岂不“惜哉”!
纵观岑参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优钵罗花歌》诗及序道尽了他的一生追求与际遇。
岑参祖上显赫,然世事变幻无常,因政治原因岑氏从此家道衰落。家门昔荣今衰的巨变,在岑参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有朝一日重振家门的心境也决定了岑参终其一生,都对仕途进阶汲汲以求。公元年,岑参首次出塞,应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辟召,到安西幕府任职。公元年,岑参第二次赴边塞,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流传千古的《优钵罗花歌》就写于公元年。
岁月辗转,时光蹉跎,此时的岑参仍无法施展政治抱负,看着风姿卓绝的天山雪莲,他不禁感叹:雪莲高洁、明净、亭亭独芳,正如我洁身自好;雪莲出于深山,委于严霜,正如我怀才不遇,难以得志;雪莲远在边疆,无法献于君王,正如我远戍边塞,晋身无望!雪莲就是我,我就是雪莲啊!岑参也于叹息中低低叩问: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天地长养万物,难道地处偏僻就不生长了吗?难道无人欣赏就不流露芬芳了吗?整篇诗序之中,唯此句让人有所安慰,在自哀自怜中又流露出了一丝昂扬且不屈的意志。
回顾岑参一生,他始终未能摆脱怀才不得施展的忧郁底色,赴边从戎并未使岑参官场得意,但鲜活壮丽的边塞生活却成就了他在诗歌江湖中的历史地位。岑参虽功名难就,但也见识过别人无法领略的景色,长安城中显贵也不曾得见的西域奇花天山雪莲就栽种在他的公堂之中。
千年之前,一位多思的书生站在祖国西北边陲背手沉吟,遥望长安,身边那株迎风而舞的西域仙草仿佛就是他的化身;千年之后,这株西域仙草依旧矗立天山之上俯瞰祖国大好河山,从遥远边疆走进中原大地,天山雪莲丝毫不逊色牡丹芙蓉之流,更因其温肾助阳、散寒除湿、通经活血等通补兼顾的珍贵药效惊艳世人。抬首再望,那位书生早已与他的化身在历史之河中光辉闪耀,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