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内蒙古故事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

2022/12/25 来源:不详

1月31日,内蒙古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出院。

当日,距立春还有4天。

自治区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之后,我们能看到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努力,这些努力汇成温暖与力量,在不断抵御“寒冬”,他们相信,在内蒙古,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

值班人

1月29日17时,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政府开始接手汇丰酒店隔离期间的日常工作,汇丰酒店临时负责人范慧英可以休息了。

在她负责的这一段时间,酒店已经接待17人,其中有11名是湖北籍旅客,有2人隔离观察。

▲范慧英和酒店员工的日常工作

这个年对范慧英来说注定难忘,除了比以往更早到岗,范慧英交接完工作之后,也不能立即回家,还得在酒店隔离观察14天。

“那会儿没想那么多,这个事总得有人去做,你也不做,他也不做,就没人做了。”范慧英说:“我也挺乐观的,心情挺好的,隔离不止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疫情特殊时期,大家都挺配合的,前几天累得够呛,现在工作交接完,也好歇歇。”

范慧英和保安在1月29日之前主要负责一天两次测量体温,配送一日三餐,处理生活垃圾。因为食堂宾馆全部关门,所以一日三餐由政府食堂统一提供,通常是3个菜,主食是米饭,早餐有牛奶、鸡蛋、包子、小花卷。

范慧英说:“从湖北来的有两人暂时被隔离观察,到2月10日无异常就可以回家。体温是自己测,其他有些客人看不懂体温计就到吧台测;截至29日之前,都是她送餐到房门口,客人拿回去,吃完再放到房门口,之后她和保安大叔扔到指定的垃圾点。每天8点半到9点会有专人来消毒。因客人目前情况比较稳定,所以正常值班,如果有异常情况,24小时值班。”

每天早晨,当地卫健委的消毒人员8点30分到9点消毒,被隔离人员集合在一楼大厅领早饭,中午送餐到门口,晚上再由张绍军和李志光收生活垃圾,统一清理到专用的垃圾箱,一天两次测量体温,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客房不能够循环利用,只能是一次性的,如果有人还需要隔离观察,还会继续接收,直到酒店住不下为止。

忙碌者

“加油老婆,我和孩子等你凯旋归来。”这是乌兰察布市消防救援支队泉山北街特勤站消防员秦培军,与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妻子李娜的对话。

今年的春节,许多医务人员全力奋战在一线,这其中也有李娜。

医院体检科一名护士,由于疫情蔓延,体检任务艰巨。

秦培军担心妻子的同时,家里还有2岁半的孩子,不得不交给姥姥照看。

丈夫坚守在救援一线,妻子奋战在防范疫情一线。

每天加班工作,2岁半的孩子只能老人照顾,让忙碌的夫妻没有时间团聚。

“执勤备战,老公,你要多注意安全。”妻子在防范疫情一线,叮嘱着救援一线的丈夫。

奋战在一线的他(她)们,彼此加油打气,更多了坚定的力量。

当救援归队休息时,秦培军和妻子视频,由于妻子非常忙碌,能接通的时候屈指可数。可当视频电话接通时,心中千言万语,也只化为一句:“保重身体”

逆行者

人们说,每一辆行驶在湖北道路上的“逆行”车辆,都将带来希望。

距乌兰察布市直线距离公里外的湖北省荆门市,内蒙古医疗队正在“逆行”。

▲即将出征的医护人员弓小立摄影

第一批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内蒙古医疗队赴鄂,于1月29日分成6组在荆门市周边6个区域开展工作。

当日抵达后,湖北媒体开始相继报道此事。

“我们的支援,对当地而言有一定的缓解。”30日,内蒙古医护医院病房开展具体工作。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的主任医师,也是这次内蒙古支援湖北省医护团队的成员之一。

这一次的出发,将王峰的记忆瞬间拉回了17年前。

17年前,28岁的王峰曾在非典一线,儿子刚出生6个月。

17年后,儿子已经高三,且多年前因患视神经母细胞瘤摘除了左眼眼球。这就意味着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多的照顾和护理。这些情况不得不让王峰日夜挂心。

“可是眼下武汉疫情严重,在医者的使命感和家庭的责任之间,我必须选择前者。”王峰说。

同王峰一道出发的,还有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顼雪莲和王彦等16名医护人员。

1月29日,王医院,顼雪莲带领10名队医院,王彦带领6名队员奔赴了钟祥市。

“大家声音都哑了,因为赶路,避免路途中上厕所耽误时间,大家都自发地尽量不喝水,为的就是尽快赶到京山市,现在大家已经安全到达,大家一切安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关智芳用沙哑的声音说。

1月30日,继第一批名内蒙古医疗队赴鄂之后,三位博士、一位硕士组成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援鄂疾病预防控制队,从呼和浩特市白塔机场乘飞机赶赴湖北武汉。内蒙古自治区首批由4人组成的疾病预防控制队从呼和浩特市乘坐飞机赶往湖北省,驰援湖北疫情检测工作。

这批疾病预防控制队,从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动请缨的28名检验检测专家中,经统筹安排,优中选优,决定派海岩、卢爱桃、闫真、南晓伟4名同志赴湖北驰援实验室检测工作。

暖心者

刘天赋是呼市莫斯科餐厅的经理。在今年春节期间,由于疫情影响,餐厅为保证顾客及工作人员安全,一直暂停营业。

停业过程中,刘天赋通过新闻得知,呼市部分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公安及医护人员因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午饭无法按时吃。这让他萌生了成立一支爱心送餐队的想法。

“正巧我们餐厅里有一些员工过年期间仍在呼市,餐厅里也有做饭的食材。我一说想成立一支爱心送餐队,大家都赞成。”刘天赋说,餐厅员工的支持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说干就干。

1月26日,刘天赋联络并统计了呼市金河公安检查站、呼市白庙子公安检查站一线参与疫情排查民警的人数,着手准备食材及交通工具。

1月28日中午,爱心送餐队第一批爱心餐送到了金河和白庙子公安检查站。

▲餐厅员工正在送餐郭治华摄影

这一幕,让呼市赛罕区交管大队金河中队副中队长马瑞刚觉得颇为暖心。“疫情当前,仍有本地爱心企业想着我们在一线工作的人员,这让我们在工作中更有干劲。”马瑞刚说。

截至1月29日,呼市莫斯科餐厅爱心送餐队共为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公安、医护人员送去余份爱心餐。接下来,他们还将与更多的公安、医疗机构联系,为更多的一线人员送去爱心餐,缓解他们的吃饭难题。

前行者

疫情之后,呼和浩特市的居住小区开始疫情防控入户登记。

玉泉区昭君路街道南八里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永清是其中一位负责人,他领着16个人,组成“防疫突击队”,走进南八里村开始入户。

1月30日早9点半,在玉泉区昭君路街道万锦花语岸小区北门前,一支特别的“迷彩”队伍正整齐的排列着,他们站得笔直,身后的铁门高处悬挂着党旗。

▲防疫突击队苏畅摄影

一段庄严有力的宣誓过后,每个人戴好防疫口罩,前往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王永清说,30日一早,玉泉区昭君路街道南八里社区就接到了区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要求升挂党旗的通知,南八里社区便组织了南八里村全体村委会党员临时组建了一支防疫突击队。

他深知,社区成立防疫突击队的目的,就是辅助社区周边的四个小区万锦枫泽湾、花语岸、香颂、融城的安保队伍进行疫情防控工作,该防疫突击队制作了疫情防控入户登记表,每位小区业主都被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和近期出行情况,每个小区分别开设一个入口,每个进入小区的人都会被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才能予以放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王永清说,如果别的社区需要南八里社区防疫突击队员的帮助,他们也一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提供能力范围之内的支援。

奋进者

1月25日20时,内蒙古自治区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当日,自治区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在此之后,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信息不断。人们的防护措施和意识开始不断增强。

“新闻中说了,戴口罩、少外出、不聚会、勤洗手、常消毒。”人们开始居家,该取消的婚礼寿诞宴席开始取消。

生活还在继续,没有回家的人加快了匆忙的脚步,居家的人会把食材一次性备齐,人们用最多的时间开始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