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郭钊金刚第二十二章
2022/5/9 来源:不详推荐语:
这是一部反映军人风范的正能量励志小说,通过何雨轩及其战友的人生轨迹,从侧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壮丽画卷,弘扬了军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凸显出烈火锻造的金刚们优良的军人品质和为了社会不怕艰险的牺牲精神,同时,描述了当初为了发展,牺牲环境造成的生态危机,和人们为追求财富带来的信仰危机,展现出他们重新审视价值、审视社会的自觉。
第二十二章
二
第二天一大早,杨教授开了四瓶药护士给李晓春扎上,奇怪,今天的针扎的怎么一点感觉也没有,李晓春怀疑是不是自己的感觉迟钝了,还是护士的技术提高了?她看着输液管里的液体一滴、一滴流进自己的血管,怎么这么的慢啊,今天的药是怎么了?她的心早已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两个孩子身旁。凩蛋变成了什么样子,妞妞还能不能认出妈妈?他仿佛乘上了回家的班车,跨过浐灞,渡过泾河,越过渭河、石川河,一路驰骋在渭河平原上,回到自己的母亲河洛河边,啊!她不知道,平日极平凡的洛河,此刻在她的心中这般的神圣、这般的亲切……病房里静得出奇,仿佛每一滴液体滴下去的那一霎那,都发出地咚、地咚的响声一样。这么半天了,怎么才吊到第二瓶啊?是护士做了手脚,还是杨教授吩咐了他们吊慢些?李晓春正在胡思乱想,杨教授穿着白大褂走了进来,她微笑着问李晓春:“怎么样?没有啥不良的感觉吧?”李晓春回答:“好着哩,就是感觉有点慢。”杨教授说道:“你心里急了吧,今天我给你加了两支抗体,你回家后一定要注意保养,医院的环境,切忌感冒。奥,我给两个孩子买了两身衣服,一会叫人送过来,你们回去给孩子带上,也是我这个没见过面的奶奶的一点心意。”李晓春说道:“杨教授,您太客气了。”杨教授笑了笑,转身走出了病房。时针刚刚过了十一点,李晓春的药掉完了,护士进来拔掉了她的针管,送来了两身童装。李晓春爬起床,着急地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她把用不着的一些东西诸如热水瓶、脸盆还有两箱纯奶和一些水果送给了临床蓝田的一位老太太,那位老太太羡慕地对她说:“闺女,你真是好福气,杨教授对你真好。”临走,何雨轩找杨教授去告别,杨教授坐在医生办公室的椅子上,冷冷地对他说:“我这里忙,就不去送你们了,这里有两千块钱你带上,回去后给晓春和孩子买点营养品,路上小心,你们走吧。”何雨轩推辞不过,收下了杨教授的钱。想说几句感激的话,但话到嘴边,怎么也说不出口,他看见杨教授埋头看着病人的病历,喊出了一声:“杨阿姨!”杨教授仍然没有抬头,继续专心致志地看她的病历。何雨轩回过头退了出来。回到家,李晓春老远就看见凩蛋坐在门前大槐树下的碾盘上,手里拿着两个玻璃弹子在玩儿,她叫了一声“凩蛋——”孩子抬起头,竟然哇——的一声哭了。李晓春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她飞快地跑上前去,一把将儿子搂在怀里,看见凩蛋头顶上摔了一个疤,但似乎已经长住了,脸冻得红扑扑的,皮肤皲成了高原红,小手冰凉冰凉的。一旁的何雨轩看见儿子,强忍住自己的情绪,逗着凩蛋喊:“凩蛋,快叫爸爸。”进了家门,妞妞躲在奶奶的怀里,看见他们就像看见陌生的人一样,李晓春越叫,她越往奶奶怀里躲,但他们发现,孩子长大了许多,脸上多了几分壮实的红晕。李晓春看见妞妞,心都要碎了……雨轩妈看见儿子、媳妇进了家门,高兴地问他们吃了没有?病好了吗?一会儿,茂元老汉也进了门,邻居平娃媳妇也来了,听到动静,秀春嫂子也来了,她人未进来,声音先提前到了:“我夜晚(昨天晚上)做梦都梦见晓春妹子了,早起来门前树上噶雀一直在叫,哎呀,这是我妹子回来了啊!”平娃媳妇白了她一眼,说道:“你看秀春嫂子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前些天,凩蛋栽了一跤,孩子哭着叫妈妈的时候,我都想我妹子了。”雨轩妈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变了,人说这秀春爱搬弄是非,果然是。孩子淘气没看住,栽一跤摔破了点皮,谁家娃没有过啊?也犯不着你一进门就给媳妇告我的刁状。老婆子板着个脸,没好气地说道:“你不说话谁会把你当成是个哑巴。”秀春听出言外之音,马上收敛自己话,转而说道:“我主要是想说,我早都想晓春了。”平娃媳妇站在一旁,替邻家婶婶雨轩妈鸣不平道:“你想晓春了,也不见你去古城看看你妹子,嘴上像抹了蜜一样,光在这里卖嘴。”正说着,又来了几个媳妇,大家在一起都说些晓春的脸色好了,气容对了,大医院就是比村上的诊疗所强等等的一些恭维的话。何雨轩第二天一大早,就去了电视台,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上班了,同事们见到他,自然是问长问短,说了一些安慰的话。晓玉见他回来了,向他介绍说他请假走后,台里从新调整了节目的人员安排,他被调整到了新闻部大新闻栏目组了。何雨轩听到后,也觉得没有啥,毕竟自己走了那么长的时间,台里的节目总不能因为他而停办了吧。他走进了新闻部主任办公室,向主任消了假,主任向他说明了人员调整的事情,然后对他说:“老何,你这几年逢年过节就没有去台长家里走走?我是听旁人说的,台长对你有意见了。”何雨轩听到这话,其实他私下里也想过这个问题。每逢逢年过节,其他的同事都会去台长家里坐坐,顺便对台长送点烟酒、送个红包,和领导联络联络感情,更重要的是领导在争取编制、升工资或者说是调整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对自己照顾照顾。可他每个月只领台里元工资,上有老下有小的,该给领导拿金丝猴呢还是西凤酒呢?前几年,虽说是家里经营车有一些积蓄,但他从心底就不愿意去干那种小人常戚戚的事情。他认为,招聘到电视台,凭的是自己的能力,靠本事吃饭是他始终遵循的原则。从主任办公室出来,恰好在楼道碰见了台长,他不好意思地给台长打了个招呼。台长问寒问暖的热情感动得他跟随台长走进了台长办公室,台长客气地叫他坐下,给他倒了一杯白开水,何雨轩忽然对自己以前没有去台长你家里感到了意思愧疚,讪讪地说道:“老早都想去你家里拜访,可是,这一天忙的……”他不提这件事还好,一提起这件事,马上遭到台长不客气地回敬:“你何大记者是什么人啊,怎么敢屈驾到我的家里,我的家里庙小,怕放不下你这个真佛。”何雨轩被呛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看来,主任说的话是对的,领导对自己有了看法,可是,就即便是现在回头,手里的积蓄花得精光,还欠了人家十几万的帐,拿什么去和领导联络感情呢?他悻悻地从台长办公室走了出来,不禁纳闷:难道这次调整人员与自己的这方面因素有关?在楼下的花园旁,晓玉正抱着一摞磁带从楼上走了下来,她看见了何雨轩,停下了脚步:“刚才见领导了?怎么?又咋了?”何雨轩叹了口气,唉地一声说道:“这社会,电视台成了个人的聚宝盆了。”“怎么了?领导给你穿小鞋了?我早就给你说过,叫你去台长家里坐坐,你就是不听,迟早要跟上你的倔脾气吃亏的。”“小鞋倒不至于,只是我觉得在这里,越来越没意思了。”“你不知道,前几天县上给了两个转正的指标,人家发了疯一样都在跑着争取,你不在,大概这次又没你的份儿了。”何雨轩想到了几年前他为考军校的事情,天下乌鸦一般黑啊,这个社会怎么会是这样?官员们坐在主席台上,说起来气宇轩昂,可一走下台子就在搞权利寻租,有些时候居然是明码标价,这是多么可怕而可悲的事情啊!作者简介:
郭钊,男,年出生,陕西蒲城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蒲城县作家协会主席,蒲城县科技拔尖人才,蒲城县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十四届政协文史委员。作品有长篇小说《光景》、《呼啸的枪声》、《金刚》,中篇小说《迎春花》《雪莲花》《百合花》及诸多短篇小说、散文等。
本期编辑:蝶影
蒲城文学投稿邮箱:
蝶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