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姑娘唐泽源,你真飒
2023/5/9 来源:不详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青年强,则国家强
生逢其时的中国青年
有理想、敢担当
能吃苦、肯奋斗
让青春在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看,一朵美丽的格桑花
从手握钢笔到臂端钢枪
从珞珈山麓到雪域高原
参军报国,淬火成钢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级本科生唐泽源
你!真!飒!
从校园到高原,不留遗憾
喀喇昆仑高原,那里的天地间,只有三种颜色:水的白,地的黄,天的蓝,如同军装迷彩的颜色。年轻的唐泽源被梦想指引着,来到了这个浇灌着格桑花的西域边疆上,从手握钢笔到臂端钢枪,她的旅途并非一帆风顺。
高考时与梦想军校失之交臂,但她没有选择放弃,一直坚持锻炼身体,晚上自学理科,各项学业成绩优秀。大一快要结束时,唐泽源决定回到家乡参军入伍,“爸爸是军人出身,一开始也没想到他会反对,我们有过争执,我也理解。”
也许是军人家庭有一脉相承的坚持和信仰,“执拗”的父亲终究没有拗过更“执拗”的女儿。“你去吧”,父亲合上装有年轻时军队荣誉的箱子,“去体验体验也好。”
被问到为何会做出入伍的抉择,唐泽源眼眸一闪,微笑着说:“从小就有当军人的梦想,都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我不想让自己的青春留有遗憾。”
是星星,是风,是思念
“军队里面没有人是特殊的,来了就是一名战士”,这是军队班长给唐泽源上的第一课。从大学生到身着戎装的解放军战士,唐泽源一开始难以适应这一巨大的身份转变。
一个小本子密密麻麻记满了她刚到军队时的“小情绪”:“不由分说”的命令、无尽的打扫,擦拭过无数遍的窗沿,班长用手一擦便会发现还是有灰。“那些灰怎么可能完全干净嘛……”后来,当能够笑着回忆往事时,唐泽源才明白那时近乎刁钻的要求,是每一位合格的军人必须承受和理解的。纪律就是一切,服从命令才是天职。
▲驻训场上的强军故事会▲
新兵训练结束后没多久,唐泽源就随着连队来到新疆的喀喇昆仑高原。这里横亘西部边境,立春过后,大江南北暖意渐浓,高原深处依然严寒彻骨,大河冰封,群山耸立。刚入山,唐泽源便经历了大自然对她的严峻考验。
五千多米的海拔,零下四五十度到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让年轻的战士们缺氧、掉发、失眠。在这里,应对缺氧等一系列生理难题的卫生讲座时常召开,心理医生的到访也从不缺席。茫茫高原,人烟稀缺,远离城市的喧嚣,内外的困难挣扎一重重袭来,“所有人都有过迷茫。”
一次队里组织打针,她有些害怕,问护士能不能轻一点。“你都是军人了,还害怕打针吗?”唐泽源腼腆地说:“是啊,我是个军人,可我在成为军人前也是个孩子。”两年时间,让当年的孩子蜕变成有担当的军人。
养兵千日,靠的是日复一日的训练。“我见过高原凌晨任何时候的样子”,唐泽源骄傲地说。上哨,下哨,他们与群山融为一体。一轮东方的红晕升起时,新兵坚挺的身姿便会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他们身后就是祖国和人民。
▲唐泽源进行射击训练▲
站岗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唐泽源清楚地知道它的重要意义。这片土地流传着英雄的故事,“这里是英雄战斗过的地方,我们知道自己肩负着什么。国家是让解放军来打仗的,这是一种对战士使命的期待。”一开始的迷茫在训练和忍耐中渐渐消解,唐泽源找到了来到高原的使命和意义。
在位于高寒之地的部队驻所,对外通信也是一大难题。那时,整个团里只有五个电话机,为了满足更多战士的需要,每人每次使用还有10分钟的时间限制。年5月的一通电话中,妈妈告诉了唐泽源外公去世的噩耗。
“外公生病这件事我是知道的,但以为就是小毛病。那段时间我每次给家里打电话,妈妈就说她在照顾外公。到5月后,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我外公‘走了’,很突然。她还说,外公临走前还念叨着和外孙女一起旅游。那一刻真的明白了,失去亲人的那种痛彻心扉。”
当时她正身在高原,军人的身份让唐泽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定位”。她没有选择下山,而是继续坚守着祖国边陲的日日夜夜。妈妈安慰道:“想外公的时候就看看天上的星星”。“高原上流传着一个传说,离天最近的风可以把你的思念带给亲人,那一刻我愿意相信这个童话。”
就像她曾写道:“那些守护边关冷月的军人,普通得就像喀喇昆仑山上的石头。正是那一块块平凡的石头,筑成祖国一道道屏障、一座座界碑。”部队的生活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在那些平凡和漫长中熠熠生辉的,是星星是风是思念。
尽管生活艰苦,但是纯粹的集体氛围让唐泽源和战友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瓶水,传遍整个连队;一份礼物,承载深深战友情;一碗留下的饭菜,温暖站岗晚归的她,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
▲唐泽源(左二)和战友们▲
直到今天唐泽源依然难掩那份怀念与向往,节日时从不缺席的仪式和礼物,在风雨中、山岗上站在她身旁的可爱的人。即便所处之地荒无人烟,心中始终装着祖国和人民。或许正是这样共同的信念,让这群来自天南海北的“普通人家的孩子”,用最纯粹的心呵护这份温暖的情谊。
我在高原做记者
在荒凉的“生命禁区”,迷彩的颜色、天空的蓝色、雪山的白色写尽了天地间的全部色彩,但青春本就是一抹亮色。入伍前,唐泽源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完成大一阶段的学业,在部队借调到机关后,她机缘巧合下做起了新闻报道员的工作,这让她得以“在工作中学习”。
“做有思想的新闻人、负责的传媒人”,唐泽源一直怀揣着自己的学术使命和热忱,”军人既有身上的荣光,也有背后的心酸,英雄的背后是平凡“,她希望能用镜头和笔记录下在高原上的一幕幕奉献和执着。
▲工作中的唐泽源▲
为了采访到有价值的内容,呈现更好的文章,她常往返于高原与山下。“我们队里有一对夫妻,双方都早早入伍了,他们时刻都在准备接受着祖国的召唤,现在在高原,小孩只能留给家里的老人照顾。这是实实在在的牺牲,在军队随处可见,可能很平常,但也很伟大。”
囿于山上较差的通讯条件,唐泽源和同事们只能在山上提前做好宣传,再传到山下进行对外传播。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这两年不仅山上的通讯条件在逐渐变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